广东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诊断试卷

二一教育组卷易 日期:2025-05-08 类型:历史期中考试 年级:八年级下学期 浏览:7
单项选择题
  • 八年级某历史小组正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搜集了以下资料。最适合作为这些资料主题的是( ___ )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A. 号结团结,抗日图存 B. 坚持革命,夺取政权 C. 解放思想,艰苦奋斗 D. 居安思危,不忘初心
  •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的报告文学,1951年刊登于《人民日报》,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时至今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仍被人们称为“最可爱的人”。由此可知(   )
    A. 新闻时效影响文学价值 B. 英雄精神永被人民铭记 C. 课本必须收录战地文章 D. 历史仅仅靠文学来记录
  • 下表是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的家庭财产情况变化表,陈友汉家庭发生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___ )

    时间

    土地

    农具

    全年收获谷物

    全年消耗油

    全年消耗盐

    1949年10月前

    很少

    0

    350千克

    2千克

    3.5千克

    1953年

    15亩

    齐全

    1600千克

    24千克

    14千克

    A. 新政协的召开 B. 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C. 新宪法的颁布 D. 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了稳定物价、剿匪反腐等运动,和平解放西藏,进行抗美援朝。这些举措的共同作用是( ___ )
    A. 开辟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 实现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
  • 以下两则材料之间的历史联系是( ___ )

    长江是连接中国东西部航运的黄金水道,但也是阻隔南北交通的天堑。新中国成立之初,长江上没有桥梁,所有北上南下的物资都要经船舶转运。位于长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来往铁路也因此中断。

    A. 并存关系 B. 隶属关系 C. 传承关系 D. 因果关联
  • 1949年,我国77%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东北地区布局最多,37.33%:西北地区次之,占22%:再次是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西南地区最少。这一变化( ___ )
    A. 反映了苏联工业模式的优越性 B. 利于我国形成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 C. 表明已经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 D. 说明国民经济已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 根据下图反映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 )

    A.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显著 B. 我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C. 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北京同仁堂公私合营后,企业面貌大为改观,生产方式向机械化迈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见下图)。同仁堂的发展成果佐证了( ___ )

    A.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经济效益取决于生产方式 D. 杰出人物改变历史进程
  • 末代皇帝溥仪回忆自己的前半生,“心里总是对‘中国人’三个字充满自卑感”,直到听到美国在华企业被中国政府管制接受,看到中国从无到有的汽车、轮船、拖拉机、水库,才“重新想起了我是一个中国人”。据此可知,国家的发展进步有助于( ___ )
    A. 重塑集体观念 B. 提高外交地位 C. 增强民族自信 D. 改善国际形象
  • 图片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记录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以下图片反映的史实展现了新中国( ___ )

    A.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突出 C. 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完善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 今天,美国一些青年人喜欢佩戴与雷锋有关的微章(如下图)组成救护队,扶老携幼过马路。在荷兰有“牛仔雷锋”,在法国有“老年雷锋”,主动做好事,维护社会秩序。在巴西,有人设立“雷锋奖学金”。这种现象说明雷锋精神(   )

    A. 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精神 B. 以爱国主义的精神为核心 C. 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 D. 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其中④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___ )

    A. 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B. 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C. 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 十年动荡,国家内乱
  •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历史时借助人工智能(AI)查阅到不同时期关于“特区”一词的解释(如下所示)。“特区”含义的变化展现了我国( ___ )

    •1935年长征胜利会师后,中共中央在西北建设陕甘宁苏区作为新的革命根据地。1937年为团结抗日,将陕甘宁苏区改为陕甘宁特区。

    •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在深圳等地开办“出口特区”,1980年改名为“经济特区”。

    A. 政策制度的创新性 B. 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C. 民主改革的彻底性 D. 执政理念的一致性
  • 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义乌人陈江河跟着村民以鸡毛换糖讨生计而被处罚,被迫离乡避难,后承包袜厂、卖五金百货,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该电视剧旨在歌颂( ___ )
    A. 三大改造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 C. 改革开放释放社会的经济活力 D. 互联网技术促进商业不断发展
  • 下表为央视春晚历年的部分表演曲目和社会反馈,其体现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 ___ )

    时间

    表演曲目

    社会反馈

    1983年春晚

    《乡恋》

    歌手采用了港台明星风格的“气声”唱法,被批判为“靡靡之音”,但歌曲深受观众喜爱。

    1984年春晚

    《我的中国心》

    香港工人张明敏成为第一位登上春晚舞台的香港歌手,其演唱的《我的中国心》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

    1985年春晚

    《共享快乐年》

    《中国梦》等

    共表演了8首港台流行歌曲,港台音乐在内地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A. 娱乐方式不断丰富 B. 外来文化冲击严重 C. 传统的审美被颠覆 D. 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 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得到继承和发展: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取代了过去“四个现代化”的提法。由此可知我国( ___ )
    A. 国家的发展目标与时俱进 B. 人民代表大会与党代会的职能各不相同 C. 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综合国力提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下列两个事例体现出的共同精神追求是( ___ )

    《论语·乡党》记载,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家,知道马棚被烧,只问家人:“伤着人了吗?”他没有问马的情况。

    2024年1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努力把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

    A. 无为而治 B. 以民为本 C. 互助友爱 D. 以法治国
非选择题
  • 历史不仅在书本中,也在每一座我们生活着的城市里。请参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题活动,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 请阅读下列“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主题材料,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