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二一教育组卷易 日期:2025-04-19 类型:历史期中考试 年级:九年级下学期 浏览:1
选择题
  • 在浏阳樟树潭、岳阳费家河、湘潭古潭桥、衡南胡家港等商周时期遗址中,发现了硬陶造型、铜器纹饰以及墓葬形制,这些文化遗产具有越文化、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特征。湖南丰富的文化遗址可用于说明(     )
    A. 中华文明领先世界 B. 中华文明孤立隔绝 C.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 中华文明发展差异
  • 从西周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秦朝“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再到西汉“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是(     )
    A. 最高统治者权力加强 B. 对地方管理加强 C. 选官制度走向公平合理 D. 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 某同学学习完中国古代史,根据下列四幅图片撰写了一篇历史短文发布在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公众号上,这篇历史短文的主题是(     )
    A. 边疆管理加强 B. 社会生活丰富 C. 中外交流频繁 D. 民族交融发展
  • 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等一系列战役。对上述会战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淞沪会战: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 徐州会战: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C. 武汉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 第三次长沙会战: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 下表是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土地的占有情况,出现这一变化得益于(     )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一五”计划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其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A. 与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B.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 中美关系的改善
  • 在古代雅典,遴选出的官员在上任之前要由“500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包括“500人议事会”成员)在卸任之时,还要经过述职检查,这时如有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陪审法庭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     )
    A. 监督公共权力 B. 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C. 维护官员合法权益 D. 以陪审法庭为核心
  • “布拉德沃特住在图廷贝克庄园,他因在领主的草地上放牧牛羊被课以罚金,还被起诉以暴力威胁和殴打管家,并抢劫管家的财物。布拉德沃特只承认部分事实,对于其他控诉予以否认。”假设穿越历史,重回庭审现场,你可以看到(     )
    A. 罚金都归教会所有 B. 布拉德沃特有权拒绝出席庭审 C. 开庭地点设在教堂 D. 主持庭审的是当地的专职法官
题目
  • 根据1777年《邦联条例》建立的邦联国会,名为国家领导机构,实际权力十分有限。对外,无力在外交折冲中保护美国利益;对内八则无法领导和协调13个州,各州自行其是,以邻为壑、不相往来。基于此,美国(     )
    A. 实行联邦制 B. 确立共和政体 C. 废除奴隶制 D. 践行分权制衡
  • 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中国商飞C919”在2023年5月28日,完成首次商业飞行。某同学对此进行探究性学习,收集到“中国商飞C919”主要部件供应商示意图。此图主要反映了(     )

    A. 区域集团化加强 B. 多极化趋势发展 C. 文化多样性交流 D. 经济全球化发展
  • 湖南各族先民创造了光彩夺目的青铜文化,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文物出土于湖南长沙境内的是(     )
    A. B. C. D.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下列湘籍仁人志士的活动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 欧阳询形成独具一格的“欧体” B. 毛泽东、蔡和森等在长沙成立新民学会 C. 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D. 熊希龄与谭嗣同等创办湖南第一所近代化学校
非选择题
  •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关于它的历史地位,有过不同的评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种是“积贫积弱”说,如钱穆主张宋朝是“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第二种是“造极之世说”,如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他认为宋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登峰造极的时代。

    ——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抑或“造极之世”——民国以降两宋评价的嬗变与纠结》

    以上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对宋朝进行了评论,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200字左右)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对各种有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张运行(注:大意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   1950-1990年中苏粮食产量走势图: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 二十世纪以来,经历战争摧残与洗礼的世界,逐渐转向到和平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陷入一派残破,其境况更甚于一战之后。战争毁坏了世界上一大工业地区,导致其经济体系的崩溃。即使在当地最严重的经济破坏得到初步修复之后,痛苦和忧虑仍不能休止,欧洲已不再有能力为其所需的进口做出支付。海外各国已经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工业,不再像以往那样依赖欧洲的工业产品,而美国占领了以往在欧洲人手中的市场。

    ——摘编自《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1955年,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从这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摘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