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二一教育组卷易 日期:2025-04-12 类型:历史中考模拟 年级:中考阶段 浏览:10
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国是最早出现制陶技术的国家。下面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料是(     )

    ①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

    ②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

    ③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琮

    ④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下面是某博物馆在举行文物展览的部分展品,请推测该展区的主题可能是(     )

    青铜器

              利簋

            何尊

    大盂鼎

    铭文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乂民。”

    王若曰:“孟,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嗣文作邦……我闻殷坠命……”

    A. 中国最早的文字 B. 西周的分封制度 C. 夏商的政治制度 D. 商周的王朝更替
  • 陈胜、吴广起义后,原六国旧贵族项梁、项羽等带领队伍起兵反秦,市井平民樊哙和周勃等社会各阶层人士,纷纷投入反秦的浪潮中,秦朝迅速走向灭亡。由此可知人民群众(     )
    A. 决定政治变革 B. 推动历史发展 C. 促进思想解放 D. 阻碍社会进步
  • 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率部归降汉朝,西汉统一西域,汉宣帝任命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北)建立西域都护府,对该区域实施管辖。这一举措(     )
    A. 加速了西汉王朝的衰败过程 B. 增加了西汉的赋税收入 C. 增强了新疆地区的国家认同 D. 发展了汉朝的海外贸易
  • 北魏孝文帝认为“苟有才能,何必拘族也”,北周选官重才能而不重门第。北齐时,孝廉秀才的对策、试经给众多寒门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入仕渠道,为隋代废中正、兴科举奠定了基础。这反映出(     )
    A. 东晋选官重才能 B. 选官制度的继承性 C. 南北朝出现隔阂 D. 北魏实行科举制度
  • 唐朝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对外商贸活动的顺利进行:如设立鸿胪寺、翻译机构等,为商旅提供便利,还允许外商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
    A. 民族政策开明 B. 边疆关系紧张 C. 中外贸易繁盛 D. 科技领先世界
  • 从汉字文化圈的朝鲜、日本、越南,到南洋诸岛国,从印度半岛到波斯湾,到非洲东海岸,都有作为通货的宋朝铜钱流通于市场。这说明宋朝(     )
    A. 货币流通高度发达 B. 实施重文轻武政策 C.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 军事实力非常强大
  • 元代时,郭守敬和王恂等人根据大量观测资料,仔细研究西汉以来的70种历法,编制出《授时历》,精度与如今世界通用的公历相差无几,并且早其三百余年。这体现了元朝(     )
    A. 手工业技术先进 B. 文学在继承上创新 C. 历法领先于世界 D. 政府推动文教发展
  • 明朝时期,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多次修筑长城。隆庆年间,明朝封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并达成通贡和互市的协议。这反映出隆庆和议(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加强南北沟通 C. 具有屈辱性质 D. 促进民族交流
  • 1839年,英国水手在尖沙嘴行凶,导致中国村民林维喜重伤致死。当义律拒不交出凶手并擅自“审判”时,林则徐坚决反对,认为外国人在中国犯法应由中国政府审办。这表明林则徐(     )
    A. 主张打击英国烟商 B. 注重维护关税自主 C.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D. 主动学习外国法律
  • 有研究表明,晚清湘淮军所用的10万杆前膛枪基本都是江南制造局制造的,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等重大胜利,都是与清军的新式装备分不开的。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
    A. 实现了国家富强 B. 顺应了世界潮流 C. 提升了军事力量 D. 解放了近代思想
  •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沈葆桢、刘铭传等官员在台湾开展了一系列建设活动,包括兴办近代企业、加强军事防御、修建基础设施等。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刘铭传任首任巡抚。这反映出清政府(     )
    A. 实现了军事近代化转型 B. 重视台湾的战略地位 C. 提升西南边疆防御能力 D. 促进了近代工业发展
  •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中批判封建官制扼杀了真正的人才;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强调“开民智”。由此可知戊戌变法(     )
    A.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 获得群众的广泛支持 C. 自下而上进行革命斗争 D.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 五邑华侨不仅为辛亥革命筹集资金,还积极参与武装起义。爱国华侨司徒美堂力促致公堂联合同盟会成立“洪门筹饷局”,一年内筹得40余万美元,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经费来源。这反映出(     )
    A. 革命促进思想解放 B. 三民主义已经实现 C. 中华民族团结抗日 D. 海外华侨支持革命
  • 1919年陈独秀亲自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中提到:“倘政府不愿和平,不完全听从市民之希望,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这体现出五四运动(     )
    A. 呼吁市民支持国民政府 B. 唤起了民众的爱国精神 C.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 D. 蕴含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在广东的部分活动记录表。由此可知广东地区(     )

    时间

    活动情况

    1922年5月

    在中共广东区委的领导下,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2年7月

    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

    1923年6月

    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国共建立联合战线

    1924年7 月

    国共两党在广州设立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

    A. 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地 B. 是中共最早建立军队的地方 C. 是辛亥革命运动的中心 D. 在中共早期发展中地位重要
  • 1928年,毛泽东根据部队的实际经验,对“六项注意”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将“还门板”改为“上门板”。这一改变意味着红军战士不仅要归还门板,还要主动帮助群众将门板重新安装好,体现了红军对群众利益的细致关怀。这项举措(     )
    A. 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B. 使减租减息政策得到落实 C. 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 提高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
  • 1974年出版的英国《大百科全书》高度评价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认为中国士兵能够忍受难以置信的艰难困苦,仍能战斗得很好。此外,日本学者也指出,朝鲜战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应予重视的军事强国。这说明了抗美援朝战争(     )
    A.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初步改善了工业布局 C. 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D. 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 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的宣传画,这些作品(     )

              

    A. 宣传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B. 体现了人民建设工业的热情 C. 推动了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D. 反映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1983年广州白天鹅宾馆正式开业,由香港著名企业家霍英东先生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资,是中国内地首家五星级酒店,它成为了中外合资的典范,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该宾馆的建成反映了(     )
    A.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 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C. 文化产业的兴旺发达 D. 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
  • 下表是人类古代文明的部分成就,这反映了古代文明(     )

    国家/地区

    古代埃及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罗马

    中国

    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拉丁字母

    甲骨文

    建筑/工程

    金字塔

    空中花园

    罗马大竞技场

    二里头遗址

    A. 交流互鉴 B. 多元一体 C. 多元发展 D. 一脉相承
  • 随着中世纪城市商品生产及贸易发展,行业在竞争过程中,要想保持优势地位,就需要对拥有专业技能和素养的人员进行经营管理,而这些专业人员需要进入专门的教育组织接受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这说明了(     )
    A. 大学兴起反映城市经济发展要求 B. 新兴城市获得一定自主权 C. 中世纪大学课程仍然受教会影响 D. 大学受国王和教皇的支持
  • 自14世纪后期开始,英国诺福克郡冯塞特庄园自营地出租租金在逐渐下降,但同时租期却在逐渐延长,以至于发展出了一种永久租期模式。这反映(     )
    A. 农奴负担持续加重 B. 封建人身依附强化 C. 土地经营模式未变 D. 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 下图是德国学者马丁·瓦尔德泽米勒于1507年绘制的一幅世界地图。这是第一幅用“America”来称呼美洲,并将美洲呈现为一个独立大陆的地图。这说明该地图(     )

    A. 绘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B. 受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影响 C. 反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证明欧亚间经济交流非常频繁
  • 下图反映了(     )

    图中一位戴着三色徽章帽的男子一边把缠在身上的铁链扯断,一边去拿放在身边的武器。旁边站立着的贵族与教士惊恐万分地看着他。在画面远景处,国民自卫军在巴士底狱挥舞着铁锹。

    A. 专制压迫民怨起,自由平等人心齐 B. 经济繁荣民富足,追求权利更进步 C. 国王主动弃王权,社会动荡难平息 D. 外战耗尽国内力,资源枯竭民难继
  • “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但是,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材料旨在阐述资产阶级(     )
    A. 是历史发展的唯一推动者 B. 在历史进程中具有双重性 C. 与无产阶级始终加强合作 D. 从未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 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然而,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又支持中国收回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这说明(     )
    A.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重重 C. 美英与中国结成友好关系 D. 美国企图独占山东的权益
  • 1984年美国上映了电影《赤色黎明》,这部电影假想苏联军队入侵美国小镇,几个美国小孩凭借一己之力击败了敌人,电影通过这种设定,渲染苏联的“侵略性”和“邪恶性”。与该电影有关的历史背景是(     )
    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苏联的霸权主义政策 C. 罗斯福新政的开始 D. 美苏两国的持续冷战
  • 近年来法国在马里、尼日尔、科特迪瓦、塞内加尔等非洲多国的强烈要求下,陆续从这些国家撤军,阿尔及利亚等一些非洲国家正在推行阿拉伯语和本土语言,逐步降低法语对本国教育体系的影响。这说明(     )
    A.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B. 亚洲国家摆脱殖民侵略 C. 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 非洲国家主权意识提高
  •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先后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巴黎气候协定》等组织,并计划要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这反映了(     )
    A. 美国实施单边外交 B. 美国在推行霸权主义 C. 世界经济交流减少 D. 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各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
  • 从古代都城到现代遗产,中国城市设计文化源远流长,其演变历程深刻反映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陶寺古城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遗址,其考古发现揭示了早期城市规划与功能分区的复杂性。以下是陶寺古城的部分考古发现。

    ①内城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

    ②宫城区:统治者居住和处理政务

    ③仓储区:集中储存大量的粮食和物资

    ④墓葬区:不同等级的墓葬

    ⑤手工业区:制作和销售手工艺品

    材料二

                                    元大都平面图

    材料三   2024年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由故宫、太庙、天坛等建筑要素组成,下表列出了北京中轴线的部分建筑及其功能。

    建筑

    介绍

    万宁桥

    北京中轴线上始建年代最早的桥,是元代北京漕运的见证

    钟鼓楼

    明清时期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为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

    故宫

    明清宫城,是皇家举办国家庆典、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场所

    太庙

    明清两代皇家祭祀祖先的场所,是重要的国家礼制建筑

    中轴线南段道路

    明清两代国家礼仪活动的必经之路

    天坛

    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天礼仪与文化传统

  • 歌曲是时代的号角,它记录着历史的风云变幻,也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精神。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抗日战争时期经典歌曲信息

    歌曲名

    创作时间

    歌词(节选)

    《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松花江上》

    1936年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卢沟桥歌》

    1937年

    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快快拼起民族命,最后胜利是吾曹。

    《到敌人后方去》

    1938年

    今天攻下来一个村,明天夺回来一座城……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

    材料二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啊,带领我们走进,走进那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开创未来。

    ——节选自1997年创作的歌曲《走进新时代》

  • 科学理论和技术革命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项目

    代表人物

    成就

    影响

    科学理论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技术革命

    瓦特

    18 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