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博才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二一教育组卷易 日期:2025-04-15 类型:化学期中考试 年级:九年级下学期 浏览:3
单项选择题
  • 如图所示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捶打织品 B. 梳理丝线 C. 缝制衣物 D. 烧炭熨烫
  •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测定溶液的pH值 C. 过滤 D. 蒸发
  •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升空,4条斑马鱼和4克金鱼藻随航天员进入太空,下列能供给斑马鱼、金鱼藻、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
    A. O2 B. N2 C. CO2 D. H2O
  • 认真观察现象,准备描述现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黑色固体 B. 镁条在空气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C. 加热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 D. 将足量的稀硫酸加入氧化铁中:红色固体减少至消失,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 “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酒精置于敞口容器中逐渐减少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

    氧气在加压后可装入钢瓶

    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变小

    D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铁反应

    不同酸的溶液中都含有H+

    A. A B. B C. C D. D
  • 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4.9 B. 钬的元素符号为Ho C. 钬原子中子数为67 D. 钬元素是金属元素
  • 常见的碳的氧化物有CO和CO2 , 它们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和CO2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作为燃料 C. CO和CO2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 D. CO和CO2都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都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 B. 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C. 实验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消除火灾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B. 居民楼消防通道上堆放生活杂物 C. 加油站、加气站严禁烟火 D. 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下列关于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容易生锈 B.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 C. 铅锑合金的熔点高,可在家庭电路中制作保险丝 D. 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
  • 下列食物的近似pH分别是:苹果为2.9~3.3,蕃茄为4.0~5.0,牛奶为6.3~6.6,玉米粥为6.8~8.0。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吃的食物是( )
    A. 苹果 B. 蕃茄 C. 牛奶 D. 玉米粥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谷丰登”不仅代表农业生产的一种结果,更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五谷”分别指稻、黍、稷、麦、菽这五种粮食,小麦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A. 糖类 B. 水 C. 油脂 D. 维生素
不定项选择题
  •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逻辑推理合理的是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 小才同学选择NaOH溶液与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开始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空题
  • 阅读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人们发现并制得单质铝却比较晚,这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活泼的铝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致密的氧化膜可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氧化铝虽然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和强碱溶液中,它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Na[Al(OH)4])和水。研究表明:铝元素可以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造成长期缓慢的对人体健康危害即“慢性中毒”,易造成老年痴呆,对小孩智力有损害。

  •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完成下列问题。
  • 《天工开物》记载“凡引水种盐,……南凤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表明古人已经掌握了制盐工艺。如图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 认真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柠檬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和矿物质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继柑、橙之后的第三大柑橘类水果。柠檬鲜果的酸度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食用量。目前柠檬鲜果加工主要以生产柠檬干片和果汁饮料为主、但柠檬鲜果皮、籽、果肉中均含有大量岫皮苷(C27H32O14)等苦味物质,在榨汁、灭菌、贮藏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后苦味”现象,严重制约了柠檬果汁饮料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柠檬汁加工产业中常使用柚皮苷酶进行脱苦,相关因素对脱苦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柠檬的不同部位中柚皮苷的含量不同,柠檬籽中柚皮苷的含量最高,果皮次之,再次是果肉,果汁中柚皮苷含量最少。未成熟柠檬比成熟柠檬中的柚皮苷含量高。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柚皮苷在抗癌、抗氧化等方面效果显著,因此可用于医药工业生产。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 某老工业区曾聚集大量冶炼、化工企业,现正推进绿色转型。一家环保科技公司利用废镍催化剂(含Ni、Fe及铁的氧化物)制备NiCO3 , NiCO3本身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实验流程如下:

实验与探究题
  •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所示部分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 学完“酸、碱、盐的相关内容”,“波菜”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CaCl2溶液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探究。

    (1)根据已学知识,同学们知道氢氧化钠溶液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Ca(OH)2的俗名叫_____。

    【查阅资料】小杨同学在“DeepSeek”App上进行查询,得到回复如图1所示。

    小曾同学在《实验教学研究》中查找相关论文,并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研究。

    【探究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根据论文提供的数据,按图2完成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表NaOH溶液中滴加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的实验记录

    NaOH溶液(质量分数)

    8%

    4%

    2%

    0.5%。

    CaCl2溶液(质量分数)/滴

    11.1%

    1

    1

    2

    8

    5.55%

    1

    2

    3

    无沉淀

    1.11%

    无沉淀

    无沉淀

    无沉淀

    无沉淀

    注:表中数值为出现明显沉淀或浑浊时所加入的CaCl2溶液的滴数,“无沉淀”表示加入40滴CaCl2溶液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浑浊现象。

    【得出结论】

    (2)CaCl2溶液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不仅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低有关,还与_____有关。

    【微观解释】

    (3)Ca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a(OH)2沉淀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化学反应前后数目减少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Ca2++2OH-=Ca(OH)2↓。

    【拓展延伸】NaOH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和二氧化碳反应,为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步骤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步骤二: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4)综合两个实验步骤,小组的同学们得出了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的结论,溶液中溶质为_____。

    (5)小唐同学对实验提出了质疑,认为步骤一可以省略不做也能得出正确结论,你是否同意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

计算题
  • 在一次课外实验中,小明完成了对米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其操作是:取10mL米醋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2g4%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结果是二者恰好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