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

二一教育组卷易 日期:2024-11-14 类型:语文开学考试 年级:九年级上学期 浏览:3
积累与运用(26分
  • 阅读卷首语,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开启九年级新篇章,我们携手步入新的学习征途,更向往诗意生活的浸润。在浩瀚的学海中(áo)_____①游,愿诸君能够撇去浮(zào)②_____,在知识的海洋里寻找那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别让墨守成规束(fù)③_____了思维的翅膀,让想象与创造盈满课堂,让笔下生花,心中长诗。在这段旅程中,愿我们共同描(huì)④_____一幅幅属于青春的诗意画卷。

  • 请根据提示,完成诗文默写填空。

        美丽的古诗文浸润着我们整个初中生涯的学习之路,漫步古诗苑,古诗文中寄寓了丰富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

    诗文名句

    出处

    热爱山水

    造化钟神秀,_____

    杜甫《望岳》

    忧国忧民

    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珍惜友谊

    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坚贞不屈

    _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积极向上

    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乐观豁达

    海内存知己,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无私奉献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 阅读顾城的《自信》,探究其人生态度,完成下列小题。

    《自信》

    顾城

    你说

                                          在身后吃惊

    再不把必然相信

    再不察看指纹                        你骄傲地走着

    攥起小小的拳头                     一切已经决定

    再不相信                               走着

                                                 好像身后

    眯着眼睛                               跟着一个沮丧得不敢哭泣的

    独自在落叶的路上穿过           孩子

    让那些悠闲的风                     他叫命运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 阅读

    【甲】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名字不详。②此诗当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游洞庭时登岳阳楼而作。③迥:远。一作“向”。洞庭开:指洞庭湖水宽阔无边。④连下榻:为宾客设榻留住,连:一作“逢”。⑤行杯:谓传杯而饮。⑥回:回荡,摆动。

    【乙】游岳阳楼记(节选)

    (明)袁中道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泪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著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自己也。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回:“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幡,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注】①练:白色丝绢。②愀然(qiǎo):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③束发:年纪轻。④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⑤毛锥子:毛笔的别称。

阅读下列散文,完成探究。
  • 阅读

    遥远的向日葵地

        ①我们这里的河流全靠积雪融汇,而农民种地,又全靠从河里引水灌溉。因此在我们这里,一遇到降雪量少的暖冬,第二年肯定大旱。

        ②这一年正是罕有的早年,除了旱灾,风灾、蝗灾,其他严重的病虫害肯定也会全集中到这一年。谁叫去年暖冬呢?虫卵没法冻死。

        ③尽管如此,我妈还是决定种两百亩向日葵。地是头一年就包好的,如果不种,荒着心里更难受。

        ④那块土地我们承包了三年,位于新疆阿克哈拉河下游六十公里处的高潮村南面的荒野中。地势坦阔,一马平川。那一带一共开垦有一万多亩土地,除了少量的打瓜,全都被承包者种上了向日葵。不知丰收时那里会是怎样的一幕情景。

        ⑤一万亩啊,金灿灿的葵花地!

        ⑥因为离家太远,葵花从播种到收成的三四个月期间,我妈得一直守在地边。这三四个月里就没法照顾九十多岁的外婆和几只小狗及满院子的鸡鸭兔子鹅了。于是,妈妈雇了一辆大卡车,把整个家都搬到了地边。妈妈在荒野中挖了一个大坑,坑的南侧掏了一条斜下去的通道。坑沿上横搁几根木头算是檩条,檩条上横担一些木棍,铺几只撕开的纸箱子,最上面蒙一大块塑料栩布,最后再盖上一层泥土压住棚布。在新疆,这叫“地窝子”。在此后的日子里,这就是我们的家。

        ⑦搬家时我也跟着去了,在那里生活了非常短暂的一些日子。只目睹了种子进入大地的过程,却不知它们如何在大地里苏醒,渐渐长成。那些日子里,我总是站在地窝子旁,长时间望着眼前一望无垠的大地,想到下面一行行齐整沉睡的种子,总觉得它们可能会永远这么沉睡下去了。大地永远荒凉空荡。

        ⑧搬家的那一天好冷。虽然已入四月,但冬天的气息仍然强大坚固,残雪皑皑,寒风凛冽。第二天,外婆就想回家了。她拄杖从地窝子里艰难地走上大地,转身四望,快要哭了。而我妈始终忙忙碌碌。她马不停蹄地立刻雇人犁地,第三天就开始播种。眼下只能人工点播,为了快快播完,她跑到附近的杜热小镇上雇了二十多个人。可是,在空旷的大地上,这二十多个人远远看去是那么凄凉无助,他们一人拎一只盛满种子的口袋,一步一停,在大地上越走越远。远得似乎都走不回来了。

    ⑨第四天,捣和鸭子发现了附近的水梁,痛痛快快洗了个澡。搬家时,它们不幸被安排在煤堆里。第五天,鸡开始下蛋。同时,小狗们在地窝子附近发现了一个田鼠洞,兴奋地刨了半天。大家很快适应了新生活。叔叔不知从哪里弄来几块红砖和两块水泥板,给我们地窝子的通道铺了两级台阶。从此外婆出入方便多了。又因为这一带守地的几个地窝子里就我家出现了红砖这样的奢侈品,便被大家一致评定为五星级地窝子。

    ⑩荒野里没有电,虽然有相机和备用电池,我却总是不舍得取出来拍照。只在闲暇时分,当妈妈带着小狗在附近野地里散步时,我才端起相机,在显示屏里远远凝视他们。而种子播下之前的大地总是孕育无穷的语言。种子播下之后,大地才安静下来,并对每一个前来者竖起食指在唇前。

        ⑪一次我妈散步回来,像变魔术一样从怀里掏出一束野花给我。在哪里采的呢?我捧着花从地窝子走上地面,转身四望,这干涸无尽的大地,这手心里唯一的湿润丰盈。我把一只矿泉水瓶从中间破开,注满水插上花,再把它们放在投入地窝子里的唯一的一束光线中。过了好几天,花都没败。可我出去散步时,却从不曾遇到过什么花儿。似乎我妈采回的这些就是全部的春天,全部就这些。

        ⑫总之我离开了。把妈妈、外婆和小狗留在了那片荒野上。把她们抛弃了一整个夏天。又觉得其实是把她们一直抛弃到现在……总觉得,这些年来,她们一直还在那广阔的天空下寂寞艰难地劳作、生活。

    (有删改,文/李娟)

  • 开学初班级要举办一次“为何读诗”的沙龙活动,请你参与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帮助小瑞完成这次思考。

    【沙龙材料一】

    【沙龙材料三】

        唐宋诗词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它用优美凝练的方式写出了普通人共通的情感、价值和思考。当年,我做青年教师的时候,中秋、国庆期间到新生宿舍去看望学生,遇到一个云南来的学生,因为想念母亲,一个人对着屋角抹眼泪。当时安慰他,我想到的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乡游子共有的情感,让我们在人生的某些时刻发出相同的感慨,因而能抚慰心灵。这些情感、价值和思考,是人同此心、古今一体的,因而成为自古至今人们抒发人生感悟、沟通彼此心灵的最好媒介。我想,这就是唐宋诗词佳作之所以流传到今天还有生命力的奥秘所在。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读人。一开始读诗词作品时,我们可能会比较关注艺术层面的东西,如遗词造句和平仄、对仗如何工整等,但慢慢地往深层去,最后一定是读人。透过作品,我们和古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读李白的诗,仿佛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就站在我们面前,到这个境界,就算是读进去了。读杜甫的诗,能看到一位漂泊者对中华文化的仁爱、以人为本作出生动丰富的阐释,感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这也算读懂了。苏轼一生多坎坷,长期处于逆境,但恰恰是写于逆境中的诗词和小品文,对后代读者有巨大的启发意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的一生中,或早或晚、或多或少会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态度去面对。苏轼用博大的胸怀、愉快的心态去拥抱人生,相信只要坚定、从容地走下去,事情就会有变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莫砺锋《今天我们怎样读经典》(有删减)

根据要求作文(40分
  • 写作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走进诗意生活”为话题,任选一个任务进行写作。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任务一:讲述自己学习及生活中与“诗”或“诗意”相关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请以“走进诗意生活”主题,拟写一篇演讲稿,为全班同学演讲。

    任务三:发挥你的想象,进行文学创作,创写一个与诗相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