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塑料饮料瓶 | B.大理石栏杆 | C.羊绒毛衣 | D.青铜大面具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蒸馏水不能导电 | 水分子中没有带电粒子 |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
C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
D | KMnO4溶液呈紫红色,KCl溶液呈无色 | MnO |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硝酸钠给植物施肥 | 硝酸钠属于氮肥 |
B | 用天然气作燃料炒菜 |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O |
C | 用锡铅合金焊接金属而不用锡 | 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 |
D | 用6B铅笔芯制作电极 | 石墨具有导电性能 |
物质 | Y2O3 | Y(OH)3 | YCl3 | Y2(CO3)3 |
在水中的溶解性 | 难溶 | 难溶 | 易溶 | 难溶 |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温度/℃ | 10 | 30 | 50 | 70 |
KCl质量/g | 40 | 40 | 40 | 40 |
水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与空气接触 | 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 比较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
实验设计 |
铁的合金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某项目小组对炼铁和炼钢的方法、不锈钢的抗腐蚀性作以下调查研究。
I.炼铁和炼钢的方法
如图是高炉流程与氢能流程中部分流程的对比,氢能流程能实现低碳排放。
(1)高炉流程中,Fe2O3转化成F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A处生铁炼成粗钢过程中,通入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
(2)氢能流程中采用电能供热
①氢气储存的方法之一是将氢气冷却至-253℃液化,储存在真空绝热容器中,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变化过程的本质是________。
②在B处发生的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写元素符号)。
II.不锈钢的抗腐蚀性
(3)不锈钢的抗腐蚀性主要依赖于铬(通常含量≥10.5%)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Cr2O3)。不锈钢受损后也能自我修复而不被锈蚀,其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钢材中最适用于制造电热水壶内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钢材类型 | A | B | C |
成分 | 碳<0.08% 铬16~26% 镍6~22% | 碳0.75%~0.84% 锰≤0.40% 硅≤0.35 | 碳0.38%~0.37% 铬0.90%~1.20% 钼0.15%~0.30% |
(4)不锈钢在接触海水的环境下,氯离子会破坏其氧化膜而引发锈蚀。某活动小组为验证氯化钠对不锈钢锈蚀有影响,必须要做的实验是______(填字母)。
A. ![]() |
B. ![]() |
C. ![]() |
D. ![]() |
E. ![]() |
实验小组对生石灰干燥剂的变质情况及其制备原理进行探究
I.探究干燥剂变质情况
(1)生石灰会与空气中的_____反应变质,可能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
(2)实验依次加入的检验试剂及现象如图所示。
①写出证明有碳酸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②证明干燥剂未完全变质的现象是_____。
③有同学提出加入_____(填X的化学式)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有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
(3)为进一步检验该干燥剂是否含有氢氧化钙,实验小组进行了定量测定。
【查阅资料】
i.氢氧化钙约在580℃开始分解,在650℃完全分解为氧化钙和水;
ii.碳酸钙约在825℃开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实验设计】实验小组通过充分加热一定量干燥剂至特定温度,冷却并干燥后称量,若_____,证明没有氢氧化钙,反之含有氢氧化钙。
【实验过程】取5.00g该干燥剂在特定温度下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并干燥后称量。记录数据如表:
温度/℃ | 650 | 900 |
固体质量/g | 4.64 | 4.46 |
【实验结论】该干燥剂除了含氧化钙、碳酸钙外,还含氢氧化钙_____g。
II.探究制备原理
(4)活动小组设想利用石灰石制备纯净的生石灰干燥剂,需要进行的转化路径有(以钙元素为转化主线,其余杂质、所需试剂和条件忽略不写):
①石灰石→生石灰→氢氧化钙→碳酸钙→生石灰;
②石灰石→_____→生石灰。
某去污盐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溶于水产生Na2CO3和H2O2 , 去污原理之一是H2O2在一定温度下释放出活性氧,溶解的活性氧对织物上的污渍起氧化作用达到去污目的。
【提出问题】探究影响该去污盐释放和溶解氧的因素。
【实验及数据记录】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数据如表:
(说明:1g该去污盐溶于水中产生的H2O2与0.92mL30%H2O2溶液中含有的H2O2相当)
实验 | 物质 | 水/mL | 温度/℃ | 释放氧持续时间/s | 最大溶解氧/(mg/L) |
I | 1g去污盐 | 100 | 60 | 100 | 0.8 |
II | 5g去污盐 | 100 | 40 | 110 | 1.3 |
III | 5g去污盐 | 100 | 60 | 140 | 2.2 |
IV | 5g去污盐 | 100 | 80 | 60 | 0.6 |
V | 10g去污盐 | 100 | 60 | 360 | 4.4 |
VI | 0.92mL30%H2O2溶液 | 100 | 60 | 78 | 0.5 |
VII | 1g纯Na2CO3 | 100 | 60 | 0 | 0 |
【实验分析】
(1)写出 H2O2在一定温度下释放出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分析数据可知,去污盐释放和溶解氧的最佳温度是_____℃。分析80℃时,5g去污盐在100mL水中,最大溶解氧量少的原因是_____。
(3)对比实验I、VI和VII,可推测去污盐溶于水后Na2CO3的作用是_____。
【实验结论】
(4)影响该去污盐释放和溶解氧的因素有_____、_____。
【实验拓展】实验小组要测定1g去污盐能释放氧气的最大体积,取1g该去污盐完全溶解在100mL水中,充分加热并测定气体体积。
(5)可选用以下装置_____(填字母)连接进行实验,如图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6)有组员提出该方法测定的氧气体积有误差,原因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