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
搜索
小学科学试卷
首页
小学科学题库组卷
小学科学同步试卷
小学科学专题试卷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上看到的光和影》综合训练
二一教育组卷易
日期:2025-03-24
类型:科学单元试卷
年级:四年级下学期
浏览:1
选择题
在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是( )。
A. 长—短
B. 长—短—长
C. 短—长
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 )最短。
A. 上午
B. 中午
C. 下午
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 由缺变圆
B. 由圆变缺
C. 由缺变圆,再变缺
课间活动时,妍妍看到校园里的大树都有影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树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B. 大树影子的长短变化与太阳的位置变化有关
C. 大树影子的形成需要的条件是太阳(光源)、大树(阻挡物)和地面(屏)
我们看到月亮上比较亮的地方是( )。
A. 高山
B. 平原
C. 盆地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照射的方向( )。
A. 相同
B. 不了解
C. 相反
在一天中,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
A. 长-短-长
B. 长-短
C. 短-长
现在比较公认的环形山的形成说是( )
A. 地震说
B. 撞击说
C. 流水说
在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
A. 上半月由大到小,下半月由小到大
B. 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
C. 上半月由圆到缺,下半月由缺到圆
日晷的晷针要朝向( )。
A. 赤道
B. 南极
C. 北极
光是影子形成的条件之一,地球上的自然光主要来自于( )。
A. 太阳
B. 电灯
C. 火把
在端午节看到的月相是( ),中秋节看到的月相是( )。
A. 峨眉月、满月
B. 上弦月、满月
C. 满月、上弦月
填空题
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_____,较暗的区域一般是_____,人们称之为_____。
月光是月球反射的_____,太阳总是照亮_____月球,但我们看到的月相却有_____变化。
上半月月相的变化有缺到圆,亮面逐渐变_____,亮面在_____边。下半月月相由圆到缺,亮面逐渐变_____,亮面在_____边。
古代的人们利用阳光下_____的变化制造各种测量仪器。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与_____ 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_____。
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_____,较暗的区域一般是_____。
影子的形成条件有_____和_____。
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月球,可以借助_____观察。
从地球上看,月球的亮面每天都在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形成_____,这种变化每隔约_____天就会出现一次,这个周期就是“朔望月”。
古人很早就发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有规律地_____着,并利用这个规律发明了计时工具——日晷。
判断题
古人制作的日晷能像我们现在使用的钟表一样精准计时。( )
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低。( )
日晷通常由晷针、晷面两大部分组成的。( )
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无关。( )
用普通望远镜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月球上的事物。( )
“月海”的分布比较均匀,它们的疏密和大小相同。( )
除夕夜(农历三十)是不能见到满月的。( )
从新月到满月,再从满月到新月,这是一个连续又周而复始的过程。( )
利用日影模拟装置进行实验,用电筒模拟的是太阳。( )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总是比物体长。( )
连线题
连一连。
峨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峨眉月
简答题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简要叙述月相的变化规律?
科学家说,月球本身不会发光,请你解释月光是如何产生的?
综合题
观察下图的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去二一组卷下载完整试卷
小学科学试卷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
(2024-2-23)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2024-2-23)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综合训练
(2024-2-23)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州五校教科版五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
(2024-2-23)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核心素养专项练习
(202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