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二一教育组卷易 日期:2025-03-25 类型:语文中考模拟 年级:中考阶段 浏览:9
积累运用
  • 默写古诗文。

    (1)海内存知己,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想象自己战场上骑马驰骋、弯弓射箭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

    (4)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5)宫中府中,_____,陟罚臧否,_____。(诸葛亮《出师表》)

    (6)古诗中常有内涵意趣相近的诗句,如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都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方能看得更远;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和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都通过描绘自然界新旧交替的景象,表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文化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化生态,这样的文化生态是漫长岁月的jī diàn,是无数人________传承的结果。作为传统活态文化传承的载体,村落gōng bù kě mò。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可以让今天的我们更加清醒地明白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因此,把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就要tǒng chóu保护:既要保护传统村落的风貌和格局,也要保护优秀的传统民风民俗。留住乡风乡韵乡愁,链接现代生活,游客_______其中既能感受历史带来的熟悉和亲切,又不乏创意_______的惊喜和独特;村民既不丢掉传统,又能收获效益……如此,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方的助力,展现更加生动、多彩。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崇尚“和”。某班开展“以和为贵”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书》曰:“满招损,谦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释】①《书》:指《尚书》。②其:指后唐庄宗李存勖。③伶人:就是乐官,演员,戏子。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盲盒是近两年比较热的一个消费现象,盲盒现象和时代背景高度相关,因为它是一种“悦己型”消费,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普遍压力大、孤独感强,盲盒迎合人们的童心制造惊喜,也是一种新的解压方式。盲盒的“玩法”是:在相同盒子中放置不同商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但有一定概率抽到自己心仪的款式。从美妆盲盒、电器盲盒到食物盲盒、考古盲盒、图书盲盒等多类型盲盒,盲盒概念与行业的结合,往往带来了销售的火热,“盲盒+”的新兴经济也刺激了多种产业的发展。以“盲盒书籍”“盲盒考古”为例,盲盒让枯燥的图书生动起来,让晦涩的文物活起来潮起来。以盲盒作为营销载体,新型文化业态得以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传统文化在新消费模式的引领下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材料二:

    盲盒经济的兴起很好地反映了消费行为发生的规律,符合消费行为设计的原理。运用从众心理。人们会为了获取自己认为的所属的群体的认同,而模仿群体里的其他人的行为。很多人最初根本不知道盲盒是什么,后来看到自己的圈子里有人购买盲盒,为了得到认同,他们也跟风购买盲盒。运用稀缺原则和炫耀心理。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会受稀缺原则的影响,从而提升对一件产品的渴望度。在开盲盒时,抽中隐藏款的概率不到1%,这就增加了盲盒产品的稀缺性。而抽中稀缺款式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炫耀心理,使其在精神上达到炫耀后的心理满足感。

    材料三:

    有专家指出,绝不能说购买盲盒就是成瘾行为。但是,如果购买行为出现以下四种特征,则须高度警惕“行为成瘾”,或者说“非物质成瘾”的可能性:一是“明显过度”,比如相对于生活状况而言,在购买盲盒这件事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精力、金钱;二是“戒断反应”,比如不买盲盒就非常难受,夜不能寐,甚至烦躁、易怒、紧张、情绪低落;三是“耐受性增加”,比如买盲盒的频次逐渐增加,从一星期买一个就能满足,发展到每天买一个才能踏实;四是“负性后果”,比如因购买盲盒让自己入不敷出,为买盲盒跟父母说谎要钱。

    材料四:

    如果仅是把玩盲盒作为一种偶尔的娱乐消遣,无可厚非。如果出现成瘾行为,就需要格外注意了。青少年应正确认识盲盒给自身带来的利与弊,把握应有的尺度。首先学会区分“想要”和“需要”。买东西之前要认真思考,确定这个东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再去购买。然后要学会放弃追求由外部奖励带来的满足感,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玩盲盒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是比较低级的无门槛爱好,而真正能够引发持续兴趣的优质爱好,往往都需要投入时间去了解、学习,优质的爱好能够给人带来更大的成就感和持久的满足感。与其对盲盒爱不释手,不如把这份喜爱赠予自己,爱自己,充实自己,探索自己“生命的盲盒”。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瓜子道

    侯发山

    ①喜欢嗑瓜子的人,没有不知道“瓜子道”的。“瓜子道”是一种南瓜子的品牌名称,至今已祖传四代。与其他厂家生产的南瓜子不同,他们精选颗粒饱满的南瓜子,经过卤制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不像常见的那种瓜子一般干干脆脆,反倒湿润爽口,味道独特,老少皆宜,一吃大有欲罢不能的感觉。

    ②真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商超的杨老板在五月中旬一下子订购了20吨,要求“六一”前发货。“瓜子道”的老板喜春签了合同后,四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三班连轴转。到了5月27日,还有5吨任务,不出意料的话,再有3天完全可以生产出来,5月31日走物流不成问题。

    ③这时候,发财、福安等四五个工人要回家收麦,说再高的工资也得回家。喜春愁上了。妻子美丽说:“添个蛤蟆四两力,咱两个顶班。”喜春白了她一眼,说:“蛤蟆不行,孙猴子差不多。”

    ④美丽建议:“再招几个临时工?”喜春摇摇头,说:“眼下是麦忙时节,人比大熊猫都宝贵。即便有人,新手培训需要三天,这个也不中。”

    ⑤美丽瞅着喜春的脸,犹豫了一下,说:“我倒是有个想法……”

    ⑥“有话快说,别像羊拉屎似的。”喜春着急了,脏话随口就出来了。

    ⑦美丽说:“要不咱收购其他厂的瓜子,冒充‘瓜子道’……”

    ⑧“你这话就跟放屁一样,等于没说,”喜春截断美丽的话,“人家看上咱的‘瓜子道’,咱不能胡来,不能坑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旦传出去,门缝里夹鸡蛋——彻底完蛋了。”

    ⑨美丽不高兴地看了喜春一眼,嗔道:“我只是说说,你可当真了。”

    ⑩“想都不要想。”喜春狠狠瞪了美丽一眼。他拿起身边一个瓜子箱,指头捣着上边的广告语,示意美丽看。

    ⑪美丽不用看,也知道上边的内容:一个古老的村子,一颗有故事的瓜子,四代人的人文历史。自古诸事皆有道,道可道,瓜子自有其道,瓜子有道,瓜子之道,瓜子道也。她叹口气,迟疑了片刻,又说:“给杨老板打个招呼,拖两天发货咋样?”

    ⑫喜春的头跟拨浪鼓似的晃了两下,说:“我听杨老板说,当地有不少企业利用儿童节献爱心,订购‘瓜子道’。若是晚几天,黄花菜都凉了。”

    ⑬美丽眼珠一转,说:“咱可以租几台收割机,帮助工人们收割嘛。”

    ⑭喜春高兴地捶了美丽的肩膀一下:“这才像个主意。”

    ⑮美丽疼得歪着身子,咧着嘴说:“咱家的瓜子你也多嗑点,清新一下你的嘴。”

    ⑯喜春一边给美丽揉着肩膀,一边说:“这段时间厂里事情多,吃饭不应时,可能脾胃不好,有口气。”

    ⑰美丽忍不住笑了。

    ⑱喜春这才恍然明白美丽话中的意思,作势要打她,她转身躲开了。

    ⑲听喜春说了租收割机帮忙的事,发财、福安他们几个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喜。

    ⑳发财说:“喜老板,感谢您一直以来对俺们的关照,收割机倒不是紧要的,今年的麦子遭雨了,湿漉漉的,收下来怎么办,这才是俺们发愁的。”他说这话的时候,脸色阴沉得可怕。

    ㉑啊?喜春大吃一惊。

    ㉒“听说村里有人收购湿麦,三四毛一斤,怕是成本都收不回来。”福安的脸色也不好看。

    ㉓“天灾啊,谁也没办法。”发财重重地叹口气。

    ㉔喜春垂下头,想了半天,忽然抬起头,眼睛一亮:“停止生产瓜子,烘干车间的设备全部用来烘干湿麦!”

    啊?”“这?福安和发财面面相觑。他们都知道,喜春的厂子正在加紧生产瓜子,若不及时兑现合同,损失不可估量。

    ㉖“就这样,发信息,收湿麦!”喜春挥了一下攥紧拳头的手。

    ㉗美丽给搞糊涂了,心想难道烘干麦子比生产瓜子更赚钱,能弥补瓜子厂毁约带来的损失?

    ㉘喜春似乎知道她的心思,说:“免费给麦农烘干湿麦!”

    ㉙“……”美丽想阻止,但她清楚喜春的脾气,说了也是嘴上抹石灰——白说。

    ㉚喜春两口子没有想到,杨老板没有责怪他们失信,收到15吨“瓜子道”后,依照合同上的价格给他们打了20吨的款。杨老板解释说:“瓜子有道,老杨也有道。多出5吨的款项,你们替我捐给当地小麦受灾的农民。还有,从此以后,我们商超的瓜子只进‘瓜子道’。”

  •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请根据读本内容,选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       )
    A. 司马迁——太史令——据事实录——《〈尚书〉第三》 B. 苏秦——游说之士——用锥刺股——《〈战国策〉第八》 C. 孔子——儒家大师——周游列国——《诸子第十》 D. 韩愈——吏部侍郎——提倡古文——《文第十三》
  • 在“名著阅读分享会”上,两位同学正在交流《儒林外史》的读书体会。下面的观点中你同意谁的观点?请结合故事情节阐述理由。

    小语:《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我认为是典型的讽刺小说。

    小文:我认为不尽然,它也在宣扬传统美德,树立了许多正面形象。

作文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杨绛先生说过:“不要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不要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觉得自己前途淡无光,不要碰到一点挫折,就搞得自己一蹶不振。所以,不要慌,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月亮落下有朝阳。”

    杨绛先生这番话会引起你怎样的回忆或者思考呢,请以“不要慌”为开头,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