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铜 | 氯酸钾 | 氢氧化钠 | 氧化钙 |
A | B | C | D |
| 甲 | 乙 | 丙 | 丁 |
X | 化合反应 | 分生区 | 直根系 | 单质 |
Y | 氧化反应 | 根毛区 | 须根系 | 化合物 |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其中能被该实验证明的是( )
(1)杨梅在结果期间植株吸水的主要器官是_____。
(2)小兰摘杨梅时,发现树顶的杨梅比树冠下方的杨梅更甜,是因为树顶的叶片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制造更多_____。
(3)当杨梅根的周围施了过多的肥料后,叶片出现了萎蔫现象,这是因为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造成细胞失水。
(1)小江家中的电路出现了故障,他用测电笔进行检查,在图中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千万不能碰到_____金属体。
(2)如图丙是小江为房间安装一盏照明灯和一个插座而设计的电路。图中虚线方框1和2是电灯或开关的位置,则开关应装在图丙方框_____中。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和三孔插座中与接_____线的孔相连。
(1)图中硅元素标签右上方横线上应填_____,硅原子内的电子数是_____。
(2)在元素符号的不同位置标上数字可表示不同的含义。写出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分子:_____;表示n个铝离子:_____;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气密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气密性良好的依据是_____。
(2)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说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_____运输的。
(3)图乙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_____。
(1)如图甲,在“研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中,需将新鲜菠菜密闭于塑料袋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其中在暗处放置的目的是_____。如果将袋内的菠菜换成新鲜的植物种子,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暗处理。
(2)如图乙,在“研究有机物的运输部位”的实验中,对枝条进行环剥处理,放在营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最先长出不定根的部位是_____(填“A”或“B”)。
(1)道尔顿于19世纪初提出原子论,并用一些圆圈再加上各种点、线和字母表示不同的原子(如图1)。请画出用这些符号建构的二氧化硫分子模型_____。
(2)在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时,采用观察铁屑分布的办法。铁屑在磁场中被_____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2)。
(3)1815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明了煤矿安全灯——戴维灯(如图3)。戴维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金属网罩住煤油火焰,火焰仅在网罩中燃烧而不引燃矿坑内的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原理是_____。
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组别 | 液面刻度(mL) |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
A | 99.5 | 99.5 | 99 | 99.7 | 99.3 |
B | 94 | 96 | 90 | 97 | 92 |
C | 60 | 62 | 50 | 64 | 60 |
甲同学认为: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乙同学认为:为了聚热效果更好,能使未燃的铁丝更好地预热。
分析讨论后,同学们认为甲同学的想法不合理。为验证乙同学的想法,同学们开展了有关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如图所示,在2个装有等量水的相同集气瓶中,收集满氧气,取2根相同的铁丝,将1根拉直,另1根绕成螺旋状,同样引燃后分别同时放入瓶中进行实验。 | 铁丝均燃烧,但剧烈程度不同…… |
请回答: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是_____,产生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2)同学们认为甲同学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
(3)为使实验可靠,要控制好变量,实验操作中还应做到_____。
(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同学们认为乙的想法更合理,则同学们通过实验获得的证据是_____。
实验顺序 | 线圈转速 | 线圈转向 | 小灯泡亮度 |
1 |
|
|
|
2 |
|
|
|
3 |
|
|
|
请回答:
(1)手摇发电机在发电时应用了_____原理,发电过程中将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实验中,同学们想探究图的手摇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大小是否跟_____有关;
(3)同学们根据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_____(填序号);
A.用小磁针显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及方向
B.用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表示瓶内氧气的体积
C.用磁感线疏密表示电流磁场强弱
D.用红色水滴移动来判断动物呼吸作用是否发生
(4)实验中换用如图2电流表来显示感应电流,摇动发电机时可以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在_____。
小乐: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______,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小欢:将该土块捣碎装入量筒内,使土壤表面保持平整,再取一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量筒内壁缓慢地向量筒内注水,快要浸没土壤时,再换用滴管向量筒内滴水至土壤刚好浸没,如图乙所示。记录用水体积为V3。
(1)根据实验目的,请在小乐实验方案的空缺处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_____。根据小乐的实验,该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小乐在向放有铁块的烧杯中注水时,不慎有少量水溅出,会导致测得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小欢认为自己的实验方案更加简便,请你结合实验目的评价小欢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
资料1:
资料2:通常情况下,反应物浓度变大,反应加快;温度升高,反应加快。
(1)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写出资料1中的“?”处生成物的化学式_____。
(2)根据这些资料,小棉提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一: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物浓度变大引起的;
假设二: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引起的。
同学们经过分析,否定了假设一,理由是_____。
(3)小菲针对假设二进行实验探究后,经过思考,又增做如下实验:
把加入过硫酸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分为两份,分装两支相同试管中,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烧杯中水浴。迅速向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 发现A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快于B试管。上述实验中,把两支试管置于同一烧杯中水浴的目的是_____。小菲做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____。
①往烧杯中倒入水,放入金鱼藻,再将漏斗倒扣在金鱼藻上;
②在漏斗上倒扣一支装满水的试管;
③将整个装置放在台灯边光照。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试管内液面下降;
④当试管内充满气体时,用大拇指在水中将试管口盖住后取出;
⑤检验试管中的气体,得出结论。
(1)步骤⑤中检验气体的方法是_____
(2)该实验不需要对金鱼藻进行暗处理,原因是_____。
(3)如果要在原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光合作用的速率大小与光照强弱的关系,请写出一种改变光照强弱的方法:_____。
请回答:
(1)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不同。
(2)苯并咪唑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3)列式计算咪唑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烧杯 | 大理石 | 稀盐酸 | 反应后烧杯及其中物质总质量 | |
质量(克) | 85 | 15 | 50 | 145.6 |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通过_____现象来判断大理石中已经完全反应。
(2)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克,该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_____?(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
(3)实验中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丙中,控制电路的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上端的磁极是_____极;
(2)力敏电阻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力敏电阻
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20伏恒定不变,当电流等于或大于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当滑动变阻器
接入电路的阻值为500欧时,请通过计算判断此时质量至少为多大的人站到电梯上,能使电梯较快运行?_____(列式计算,g取
)
(4)为了让质量更小的人站上电梯就能使其较快运行,应该如何改进控制电路?请至少写出两条改进控制电路的方法_____。
请回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红磷在三颈瓶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_____;
(2)解释图乙中:
①在时间段内,容器内温度在升高而气压却减小的原因;_____
②在时间段内,容器内气压发生如图变化的原因及判断依据。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