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练习试卷

二一教育组卷易 日期:2025-05-09 类型:语文期中考试 年级:七年级下学期 浏览:4
基础知识综合
  •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十八岁的时候,祥子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可是,不久他就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做别的苦工,收入是有限的;拉车多着一些变化与机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chóu。自然,他也晓得这样的机遇不完全出于然,而必须人与车都得漂亮精神,有货可卖才能遇到识货的人。想了一想,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

  • 小豫想在活动中给同学们分享孙犁谈读书的一段话,但不小心弄乱了中间几句的语序。请你选出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

    多大的作家,也不能说都能投合每个人的口味。____像屠格涅夫的短篇,我不太喜欢,可是,我就爱读他的长篇。他那几部长篇,我劝你一定逐一读过,一定会使你入迷的。

    ①我不知道你们那里有什么书,只是举例说明之。

    ②总之,你读着脾气相投的,无妨就多读他一些,无论是长篇或短篇。

    ③但是,我明知道好,也读了一些,但不如像读普希金、高尔基的短篇,那样合乎自己的气质。

    ④例如莫泊桑、屠格涅夫,我知道他们的短篇小说好,特别是莫泊桑,他的短篇小说,那真是最规格的。

    A. ①④③②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②③ D. ④③①②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红军战士们以锐不可当之势迅速击溃了前来堵截的敌人。 B. 她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身姿轻盈,美轮美奂, 让观众陶醉其中。 C. 他说话办事斩钉截铁, 从不拖泥带水,深得领导赏识。 D. 国庆期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热闹非凡,呈现出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
  • 下面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排比,表达了我对土地的眷念之情。) B.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比喻、排比,描写“我”对各种声响的感受。) C.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反问,委婉地表达对长妈妈睡相不好的不满。) D. 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用典,表达中国男儿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
  • 对下列语句的表达方式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记叙) B.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描写) C.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议论、抒情) D.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记叙)
名句名篇默写
  • 默写
综合性学习
  • 七年级(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诗歌鉴赏
  •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文学家、思想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请阅读下面韩愈写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的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读书,最乐之事,而懒人常以为苦;清闲,最乐之事,而有人病其寂寞。就乐去苦,避寂寞而享安闲,莫若与高士盘桓 ,文人讲论。何也?“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既受一夕之乐,又省十年之苦,便宜不亦多乎?“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既得半日之闲,又免多时之寂,快乐可胜道乎?善养生者,不可不交有道之士;而有道之士,多有不善谈者。有道而善谈者,人生希觏 , 是当时就日招,以备开聋启聩之用者也。

    注释:①盘桓(huán):此处指交往。②希觏(gòu):罕见。③开聋启聩(kuì):使耳聋的人听到声音,此处指开启智慧。

现代文阅读
  •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老山界》节选

    ①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烧了些水给大家喝。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

    ②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③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④“不要掉队呀!”

    ⑤“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⑥“我们顶着天啦!”

    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⑧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⑨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

    ⑩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⑪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⑫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⑬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⑭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⑮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⑯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⑰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⑱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 阅读

    与稻田重逢

    谢枚琼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老家地处丘陵地带,稻田呈现出极不规则的形态,大小不一。村民往往按其形状和所在地,给一丘丘稻田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荷叶状的就叫荷叶丘,那丘最大的田,叫长丰大丘,弯弯曲曲的,就叫大湾丘。从荒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几分田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了。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③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规整,足有五亩三分,这样的大田在村里可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溜溜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

    ④田是好田,爷爷亦是种田好手。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⑤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长丰大丘被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那时已八十高龄,虽种不动长丰大丘,却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他还是喜欢每天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唠唠叨叨,无非是新初那小子还不知道这几天要治虫哩,田里又要薅草了……

    ⑥自20世纪90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草丛生。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爷爷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被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脑海里渐渐淡去。母亲偶有念叨:“____”父亲接过话题:“现在种田的政策多好啊,不用交税,还有补贴。有什么法子呢?又有哪个愿意来种?”

    ⑦三月,水桐花开的时节,新初意外来到我家。原来新初不想南下打工了,打算回村里种更多的田,问母亲闲置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母亲一听,连声说:“好啊,太好了,反正荒在那里,你若是能种,怎么不好呢?”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了,乡里鼓励的举措多得很,力度也大得很。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微耕机、插秧机、施肥机,都配了好几种了,政府补贴了一部分,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帮着把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⑧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老家。父母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枫叶丘、荷叶丘……像久别后的重逢,如数家珍。

    ⑨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的地坪中,一眼就看见了长丰大丘,母亲的目光在那一层层盈盈新绿上舍不得挪动。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陶醉。

    小语和小文阅读《与稻田重逢》后设计了短视频拍摄脚本,请你协助完善。

    镜头名称

    景别

    画面内容

    镜头意图解说

    稻田之名

    全景特写

    画面一:无人机俯拍星罗棋布的稻田,镜头推近刻着“长丰大丘”的木质标牌

    展示稻田美好

    金色往昔

    全景

    画面二:爷爷布满皱纹的手撒种(暖色调);枯草丛生的荒田(冷色调)

    对比凸显现状

    ①____

    近景

    画面三:母亲凝望窗外,念叨:“④____。”父亲手持政策文件,电视播着农机新闻

    ⑤____

    ②____

    ③____

    画面四:微耕机锐利的犁头劈开板结土地,黑泥翻涌如浪,新初的背影在朝阳中挺立

    用动态视觉表现土地苏醒

    重逢之舞

    远景

    画面五:无人机环绕拍摄连片绿浪,苍老的手与年轻的手共抚稻穗,二维码标牌隐现田埂

    构建传统与现代共生的诗意

    【注】①景别:包括远景、中景、近景、全景、特写等。②镜头意图:侧重于创作者的主观想法和想要通过镜头传达的情感、思想等内涵。

语言表达
  • 请认真观察下图黄河母亲的雕塑,谈谈你对这座雕塑的理解。

作文
  •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像阿长这样的人,她(他)或许很平凡,甚至有一些缺点,但却在某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那个特别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要求: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你对她(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