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八年级期中测试 科学试题

二一教育组卷易 日期:2025-05-06 类型:科学期中考试 年级:八年级下学期 浏览:6
选择题
  • 借助模型有利于学科概念的学习与理解,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甲烷分子 B. 磁感线 C. 节水标志 D. 电路图
  • 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的意义进行了讨论,甲说:“表示一种物质。”乙说:“表示一个分子。”丙说:“表示该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丁说:“表示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下列符号中,满足上述说法的是( )
    A. B. Fe C. D. H
  • 硅元素的化学符号是 Si,旧称矽.1823年.硅首次作为一种元素被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发现,并于一年后提炼出了无定形硅,他随后还用反复清洗的方法将单质硅提纯.硅在宇宙中的储量排在第八位,在地壳中,该元素的含量位居(    )
    A. 第十四位 B. 第四位 C. 第三位 D. 第二位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可以从表中获得许多信息。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

    周期

    IA

    ⅡA

     

    ⅢA

    IVA

    VA

    ⅥA

    ⅦA

    0

    第二

    周期

    3 Li

    6.94

    4 Be

    9.01

    ……

    5 B

    10.81

    7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第三周期

    11 Na

    22.99

     …

    13 Al

    26.98

    14 Si

    28.09

    16 S

    32.06

    18 Ar

    39.95

    A. ①代表的是磷元素 B. ②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 C. ①元素与氮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 元素②和④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 MgCl
  • 如图所示是电动车在楼道中充电时易引发火灾的宣传警示图,以此警示大家要注意安全用电。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电线着火时应迅速泼水浇灭火焰 B. 发生电火灾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 C. 充电时空气开关跳闸,立即合上空气开关 D. 电动车充电线绝缘皮破损后仍可继续使用
  • 今年是世界物理年,也是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00周年,爱因斯坦不仅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科学精神和思想财富。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 (   )
    A. 磁场是为了研究物理问题而假想的 B. 椅子一定是磁场 C. 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D. 磁场和椅子一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因此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H2S、H2O2、H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分子 B. 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H2O、F-、NH4+核外电子数均为10 D. O2和O3的化学性质相似
  • 2022年9月,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重现了温州“千年商港”的盛况,经碳-14测定该遗址建于东晋时期。碳-14是碳-12的一种同位素,下列关于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14的中子数是6 B. 碳-14和碳-12的主要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 碳-14 和碳-12的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格子 D. 碳-14 和碳-12的化学性质不同,所以碳-14能测遗址年代而碳-12不能
  • 在物理学史上,安培曾经提出分子环形电流的假说来解释为什么磁体具有磁性,他认为在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的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会形成磁场,使分子相当于一个小磁体(如图所示)。当这种物体被磁化时,其内部的分子电流会整齐排列,对外表现出磁性。根据安培的这一假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一假说能够说明磁可以生电 B. 这一假说可以用来解释磁现象产生的原因 C. 未磁化的物体,其微粒内部不含有这样的环形电流 D. 磁化的物体,其微粒内部环形电流的方向是杂乱无章的
  • 小实自制了“漂浮式指南针”(如图)。铜片、锌片和食盐水溶液共同组成了“盐水电池”,其中铜片作电源正极,锌片作负极。下列关于通电螺线管A端的磁极及所指的地理方位判断正确的是 ( )

    A. N极、北方 B. N极、南方 C. S极、北方 D. S极、南方
  •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治疗新冠的新药——千金藤素,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千金藤素来自千金藤,其化学式为C37H38N2O6 ,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易氧化,需密封避光低温保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千金藤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6克 B. 千金藤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7:38 C. 千金藤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千金藤素中各元素所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其中伐表最大范围的①区域表示碳元素
  • 如图四幅图中,工作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帽子上的电动风扇 B. 扬声器 C. 动圈式麦克风 D. 自制小电动机
  • 都听说“隔夜菜不能吃”之类说法,为什么?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范志红博士说其中的麻烦就是担心亚硝酸盐(含有亚硝酸根离子的盐)含量升高.那么亚硝酸根离子 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3价 B. +4价 C. +5价 D. - 3价
  • 已知n个银原子的质量为m千克。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a个碳原子的质量为b千克,则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填空题
  • 用化学符号表示:
  • 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下列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填序号)。经科学测定C瓶中CO2与CO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瓶中CO2与CO的质量比为_____;保持D瓶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_____。

  • 如图所示,一张百元新钞票好像被一支笔“戳通”了。实际上这张新钞票依然完好无损,这里应用了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原来,这支笔的笔杆(纸币的下方)与笔头(纸币的上方)可以互相分离,笔杆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则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 _____  (选填“铜”、“镍”或“铝”)。若想探究笔头内材料是否有磁性,现提供下列器材:①小磁针、②大头针、③碎纸屑,其中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有 _____ (填序号)。

  • 下列表格是小嘉同学收集的一些微观粒子的资料,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带电性

    A

    17

    18

    18

    带1个单位负电商

    B

    8

    8

    10

    带2个单位负电荷

    C

    8

    8

    8

    不带电

    D

    8

    10

    8

    不带电

  • 为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分布情况,实验时先在有机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给直导线通电(如图)。

  • 在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小希将组装好的电动机模型、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串联起来如图甲所示。

  • 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实验探究题
  • 为了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细铁钉、指针(带刻度)、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一个六抽头电磁铁,每20匝抽出一个接线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 小科对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感到好奇。查阅资料后得知:充电时充电器内的发射线圈产生磁场,手机内的接收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给电池充电,结构如图甲。学过电磁感应原理的小科提出质疑:手机和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都不动,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为何会产生感应电流?对此,他设计了图乙实验进行验证。

    操作序号

    开关及滑动变阻器状态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开关由断开变为闭合

    向左

    2

    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

    向右

    3

    开关闭合时,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

    4

    开关闭合时,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

    5

    开关闭合后,滑片不移动

    不偏转

    6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

    7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

  •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甲。

    【收集证据】如图乙,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猜想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结论】

  •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校科学兴趣小组小灵同学对“奥斯特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

    【重温教材】

解答题
  • 科学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 蔗糖是重要的食品和调味品,易溶于水形成蔗糖溶液。
  • 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设置有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R1为保护电阻,R2为压敏电阻,R2阻值与它所受压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电梯没有超载时,电动机正常工作,电铃不响: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0.1安时,电铃报警,电动机不工作。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12伏,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R1电阻值为80欧。

  • 小吴同学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知识后,仔细观察了三脚插座,如图1是一种带漏电保护的插线板,若检测到火线和零线之间电流差达到或超过30mA时,即刻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