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先把“220V 15W”的普通白炽灯接入灯座,通过调整,使灯泡与温度计的玻璃泡距离约为2cm,灯泡与热敏电阻的距离约为30cm。闭合开关S和 , 通电10min,分别读出温度计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下表;
②接着分别把规格相同的普通节能灯和LED灯接入灯座,重复上述实验;
灯泡类型 | 盒内初温 | 盒内末温 | 电流表示数 |
白炽灯 | 20℃ | 78℃ | 6mA |
普通节能灯 | 20℃ | 50℃ | 15mA |
LED灯 | 20℃ | 35℃ | 60mA |
根据小梦的探究,请回答:
0.1 | 0.2 | 0.3 | 0.4 | 0.5 | |
0.05 | 0.1 | 0.15 | 0.2 | 0.25 |
压力 | 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电阻 | 300 | 270 | 240 | 210 | 180 | 150 | 120 |
设踏板和杠杆组件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8V。请回答:
A | B | C | D | |
X | Mg | Zn | Zn | Fe |
Y | Fe | Mg | Fe | Zn |
溶质 | CH3COONa | NaHCO3 | Na2CO3 | NaClO | NaCN |
pH | 8.8 | 8.6 | 11.6 | 10.3 | 11.1 |
表中数据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M | Na | Al | Na | Mg |
N | Al | Na | Mg | Na |
(Ⅰ);
(Ⅱ);
(Ⅲ)。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得出结论:二氧化锰参与了氯酸钾的分解反应。
【拓展】氟利昂释放出的氯原子参与了臭氧层的破坏,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综合图中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写出臭氧层被破坏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1: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适量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在图甲上绘得曲线1:然后把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若干细条,重复上述实验,绘得曲线2:再取相同质量的镁粉重复上述实验,绘得曲线3。
实验2:把2.4g镁粉、5.85g氯化钠和一定质量的铁粉混合,放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并不断搅拌,一段时间后测出容器内的温度。图乙是在改变铁粉质量的实验条件下,而绘得的温度变化曲线。
实验3:把2.4g镁粉、28g铁粉和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混合,放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并不断搅拌,一段时间后测出容器内的温度。图丙是在改变氯化钠质量的实验条件下,而绘得的温度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