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二一教育组卷易 日期:2025-03-22 类型:语文中考模拟 年级:中考阶段 浏览:2
积累与运用
  • 学校策划开展“中华人物画廊”展览活动,以下是小湘负责撰写的展览活动解说词。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亲爱的同学们,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由不同时代的人薪火相传。在群星闪耀的中华人物画廊里,从古至今,不少英雄豪杰或平凡人物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在“近现代中华人物”展区中,你将会看到【甲】邓稼先为祖国的“两弹”事业鞠躬尽cuì,至死不xiè【乙】袁隆平为培育高产的杂交水稻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而不舍……

    “平凡小人物”展区主要收集和展览平凡小人物的事迹。平凡小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也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最好的注脚。纯朴、善良的长妈妈为鲁迅买来粗的《山海经》,让鲁迅满心感激;【丙】像梨花一样乐于助人、品行美好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更是罄竹难书。

    【丁】参观中华人物画廊的展览后,使我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原来历史上有这么多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人物。

  • “古代中华人物”展区将会带你回到历史现场,领略古人的风采。请根据下面的描述,填写相应的诗文。

    身居陋室,但刘禹锡认为“斯是陋室,(1)_____”;失意时,刘禹锡高歌“(2)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豪言,抒发其乐观豁达的心境;从范仲淹“(3)_____,(4)_____”(《岳阳楼记》)的政治理想中,我们能领略到他以天下为先的胸襟。

  • 小湘所在的班级准备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专题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释】①溪居:溪边村舍。②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写诗)。③系(jì):拴,捆绑。④却关:打开门闩。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乙】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 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丙】

    元方卖宅

    陆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欺之也。”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东都:指洛阳。②直:同“值”,价钱。③遽:急忙,立即。

非文学作品阅读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睡前拖延”是荷兰学者克罗斯等人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习惯性地推迟其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这一概念在国内常被称为“晚睡强迫症”或“习惯性熬夜”。已有许多研究表明,“睡前拖延”带来的睡眠不足会导致激素异常和免疫力下降,使人们患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各种疾病的风险加大。

    ②由于每个人的生物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其睡眠——觉醒节律也不同。睡眠——觉醒节律代表了个体对睡眠和清醒时间的偏好差异,表现为不同的睡眠类型。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睡眠——觉醒节律与“睡前拖延”存在关联。偏早睡早起型的青少年不易于“睡前拖延”,偏晚睡晚起型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推迟就寝时间。偏早睡早起型的人更容易考虑他们的行为会造成的未来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动,懂得延迟满足;而偏晚睡晚起型的人则更容易冲动和冒险,寻求即时满足,更看重眼前而不顾长远。

    ③研究显示,“睡前拖延”特别容易发生在个体心理能量不足或自我控制力弱的状态下,因为决定睡觉的时间点本来就是在一天结束时,而那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通常是比较匮乏的,所以往往会自我调节失败,不能按预期的时间去睡觉。

    (摘编自《睡前拖延研究综述》)

    材料二:

    年长、年青两辈作息规律及认识比较

    分项

    年长一辈

    年青一辈

    作息时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规律作息

    华灯初上,我的精彩才开始

    医学观点

    按照中医养生来说,23点开始肝脏排毒,是“子午觉”的黄金时期

    西医认为,每个人的生物钟不一样,只要整体睡眠时间够就行

    思想特点

    遵守自然规律,天黑了睡觉,天亮了起床,这样才健康

    根据个体习惯自定规律,我的时间我做主,适合自己就好

    “萤火虫族”的六大特征

    序号

    特征

    原因

    1

    年轻化族群构成

    受职业选择和互联网影响,以“90后”“95后”“00后”年轻群体为主

    2

    以主动熬夜为主

    工作或个人原因

    3

    越“夜”越美,享受夜时光

    习惯夜晚,享受夜晚

    4

    在夜间发光发热

    在夜间,通过工作和消费,切实为中国夜间经济发展创造价值

    5

    多样化夜间生活

    夜间活动丰富多彩,有的在奋斗,有的在享受,各得其乐

    6

    不断扩大的“萤火虫部落”

    随着“00后”“10后”互联网一代的成长,群体不断扩大,并形成独具属性的“夜间”社群

    (摘编自《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材料三:

    ①“您睡得好吗?”睡眠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当今社会,睡眠问题不仅关乎个体生活满意度,更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2022年3月18日,《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由喜临门睡眠研究院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认为,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社会,睡眠从来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加,睡眠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通过对《报告》中睡眠指数不同指标的分析发现,我国民众睡眠时长不足,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是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时间挤占了睡眠时间,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碍。在这些因素中,“睡眠拖延”这一主动熬夜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当代年轻人中更为流行。

    ③《报告》指出,年轻人不受控制地使用手机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睡眠质量,每日手机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会导致睡眠障碍。例如,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睡眠拖延”问题,除了生活习惯、学习压力,手机、电脑依赖也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中国提升睡眠质量应成为“民生工程”》)

文学作品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光

    周进平

    ①那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冬天,父亲突然回来了,并且天天都在家里,在一起说话。用现在的话来说,我突然变成了非留守儿童。

    ②但是这种情况的变化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为家里带来欢喜,相反,家里总是被笼罩在不可言说的压抑气氛里。那个时候,乡镇企业大批倒闭,父亲所在的石灰厂也垮了。厂子红火的时候,应该是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候。如今回了家,他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民。恰好那个时候,奶奶从梯子上摔了下来,经抢救才保住了性命;弟弟在一棵树上玩耍,树枝插进了眼角,差点儿瞎了。

    ③这突如其来的一系列打击,让整个家庭被笼罩在巨大的阴影当中。家里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拮据起来。这种变故让我们不知所措,我们兄弟几个每天都是小心翼翼的。

    ④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还没进家门就听到父亲与母亲那熟悉的谈笑声,这声音非常悦耳,小孩子最容易感受到周边喜悦的气氛,我心里一下子就感到很振奋了。

    ⑤我一进门,父亲就拉我过去,这让我有点儿受宠若惊,他指着地上那一堆莲藕给我看,那些莲藕还没有洗净,被黑色的淤泥包裹着。父亲去挖莲藕了。家乡有许多湖泊,但是相对好挖莲藕的地方已经被人承包了起来,只有那些湖泥很深、相对贫瘠的地方可以任意挖,若肯出力,掀开一大片湖泥,还是能够挖到一些野生的莲藕的。于是,父亲干起了挖莲藕的营生。

    ⑥父亲开始早出晚归,等我们的作业做完,母亲的饭也做好了,父亲就挑着一担莲藕回来了。在清点莲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秤杆边看斤两, 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他很得意,犹如自己拿到了一张满分的试卷。

    ⑦许久,我们都不知道父亲挖莲藕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是先将冰块敲碎,再用工具一点一点地掀铲淤泥,越挖越深,不一会儿就看不到人影了。没过几天,父亲就直不起腰来了,后背贴满了膏药,再后来就吃止痛片。

    ⑧在弄清楚了父亲挖莲藕的地点后,每个周末的中午就由我给父亲送饭菜和酒。第一次给他送饭的时候,我就哭了。一大片的泥泞地里,到处是翻开的淤泥,遍布大大小小的坑洼。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我跑到湖堤的高处,只望见黑茫茫的一片,我大声地喊爸爸”,一遍一遍声嘶力竭,声音一下子就消失在宽阔的湖面,没有一丝回响。我沿着湖堤来回地跑,北风呼呼地叫,把我的呼喊声都吹向了身后。我心里焦急万分,害怕在严寒的冬天里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我不敢想下去,一边“哇哇”地哭,一边冲进了泥泞地里。沿着风干了的湖泥,我爬上了一个干枯的泥堆,朝四下里望了望。

    ⑨我突然看见在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丝微弱的亮光从某一个泥坑里发出来,内心一下子振奋起来,我快步地朝那个方向跑去,一双鞋都深陷到淤泥里,差一点儿滚进了挖莲藕挖出的深坑里。

    ⑩我多么希望父亲就在那里,哪怕他是睡着了,或是受点小伤。当我的呼喊声已经足够传到那个泥坑的时候,从泥坑里钻出来一个人,那就是父亲,是他,他正在张望。刚刚止住的眼泪一下子更汹涌地淌了下来,我蹲了下来,擦了擦鞋子上的泥。父亲打开饭盒,要我坐下,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没有跟他说我是如何慌张,只是说:“这边有一丝亮光。”父亲挖得太深,四周的泥堆得太高,里面看不见,他开着一个矿灯。

    ⑪那一年冬天,父亲挖了65天莲藕,一天都没有间断过,他挖到了我们来年的学费,同时也戏剧性地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

    ⑫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敢忘却那盏灯的亮光。父亲在中年遭遇了许多不幸,但他像一盏灯一样,在我们没有方向的时候,教会我们怎么去做。

    (有删改)

名著阅读
  • 某班为了交流名著阅读成果,举办了一次名著阅读分享会。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撰写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它成功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 B.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 C. 《骆驼祥子》中,孙侦探把祥子攒的买车的钱都敲诈走了,使祥子买车的希望第三次成了泡影,祥子为此很痛苦。 D. 《艾青诗选》中的作品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色调鲜明,线条清晰,如素描一般简练、凝重。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人生经历与赫尔曼·黑塞的名言“上天借由各种途径使人变得孤独,好让我们可以走向自己”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保尔·柯察金的一次重要的人生经历,谈谈他经受了怎样的“孤独”,又走向了怎样的“自己”。
写作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山泉叮咚的悦耳之音、关爱叮咛的幸福之音、强国有我的奋进之音……声音,一旦注入了情感,就会变得有分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